作者:泓泉股王配资
近日,“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”的话题登上热搜。据悉,自今年10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全面停发纸质火车票,推广使用数字化电子发票。对此,有人顿生怀旧情结,也有人担忧其中不便,“如何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兼顾公共服务的普惠性”成为公众探讨的核心观点。
早在几年前,我国就已经逐步开始推行电子客票,纸质车票只作为报销凭证使用。可以说,电子客票的使用经过了一段过渡时期,其推广普及也是水到渠成。客观来看,电子票优势显而易见,除了简单便捷、节约时间成本以外,还能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。单就暑运来看,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9.43亿人次,即便仅部分乘客需要使用纸质车票,耗材与设备用电的损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当然,在释放技术红利的同时,也应兼顾不同群体的客观需求,尤其是仍旧在数字鸿沟面前徘徊张望的老年群体。搭建绿色通道、优化购票系统或是增设专门人员做好志愿指导,都是新举措该有的配套服务。毕竟,优质的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统筹“最大公约数”,让大众共享发展福祉的同时,也不忘照顾特殊群众的需求。
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